节能减排专题之三:电池回收行业

2022-06-07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普及和双碳中对节能减排的要求,2021年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锂电池退役潮逐步爆发。废旧动力电池中往往含有大量重金属和电解质等有害物质,严重威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对其进行回收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紧缺形势。从经济角度来看,电池原材料仍然供不应求,电池回收行业毛利率可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影响国家节能减排、“双碳”战略的实施,锂电池回收兼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01 电池回收行业的市场前景

  

       电池回收,即将使用过的电池回收后通过拆解提炼稀有金属或梯次利用的方式进行再次利用。目前,电池回收主要采用拆解回收梯次利用两种方式。拆解回收主要针对电池容量损耗严重,无法继续使用,只有通过拆解方式回收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比如锂、钴、镍等稀有金属;而梯次利用主要针对电池容量降低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动力电池,通过其他途径继续使用,比如储能领域等。考虑到电池标准化、梯次利用的技术积淀与相关试验验证等尚不成熟,目前行业仍以拆解回收的方式为主。

image.png

       不同的回收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池按照正极材料动力电池可分为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及其他电池。目前来看,海外以三元电池为主,国内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同步发展。针对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回收时候采用不同的方法以确保最大的经济效益

image.png

      在低碳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电池回收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021年,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达169.7亿元,预计2025、2030年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分别高达625.2、2444.1亿元,未来9年将拥有14倍增长空间。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SNE,中汽协,高工锂电,EV Tank,恒旭资本

       就三元电池而言,预计2030年三元回收市场规模可达2024.0亿元,未来9年年复合增速约33.1%,相较于2021年的154.1亿元,三元回收市场可拥有13倍增长空间。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SNE,中汽协,高工锂电,EV Tank,恒旭资本

       相较于三元回收市场,铁锂回收市场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2021年,铁锂回收市场规模达15.6亿元,预计2030年可达420.1亿元,未来9年年复合增速约44.2%,拥有27倍增长空间。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SNE,中汽协,高工锂电,EV Tank,恒旭资本

       由于电池回收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的扩张使得回收材料的价格产生波动。预计2022年,锂镍钴铁等原材料价格将迎来新高峰,分别达到30/4/10/2亿元,而后呈逐年下降趋势。一直到2026年,市场趋于稳定,材料价格固定在较低水平。

image.png

资料来源:Wind,SNE,中汽协,高工锂电,EV Tank,恒旭资本


02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趋势


1)行业政策持续完善,电池回收行业步入高速成长期

       自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我国政府就非常注重旧动力电池回收工作。自2012年开始陆续出动了多项监管政策。到2018年2月,工信部、科学部、环保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正式确定中国采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主体责任、其他相关企业保障动力蓄电池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责任。2018年7月,工信部进一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实现动力蓄电池的信息采集管理,加大监管效力。

       近年来,各部委对电池回收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并对利用废旧电池回收企业给与税收优惠。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明确指出:综合利用是指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主要包括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让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更加完善安全。2021年四部委颁布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2021版)》,提出了利用废旧电池再生为产品可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电池回收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成长初期,新能源汽车和三元高镍电池趋势明确,回收行业得到资本和人才的追捧,大型企业提早布局,创业企业涌入。随着退役废旧电池量增加,行业政策规范正在逐步完善,先发企业将享受行业红利。

image.png

资料来源:案头研究

2)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庞大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指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政策的驱动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2020年起有了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较上年增长160%。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由政策驱动切换为市场驱动,行业迎来高速增长期,预计2025年全球、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分别达到2197、1142万辆,未来4年的年复合增速分别约为30%、53%。

image.png

      目前,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大约为3-5年,2015年-2018年的电池已经达到报废标准,并在今年释放出一波体量,随后每年将会有更多电池报废下来,从而给锂电回收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影响电池寿命使用主要是充放电次数和衰减程度。未来电池虽然能量密度以及充放电次数会改进,但是考虑到快充等技术会导致电池衰减的加速,预计2022年以后将进入电池回收报废的第一轮高峰期。


3)下游市场需求旺盛,供需平衡出现缺口

       目前,中国的上游资源仍以进口为主。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钴消费国,2019年我国钴消费量约为6.9万吨,其中电池材料消费量约为3.66万吨,占钴整体消费结构的78%。中国钴储量仅有8万吨,国内钴95%进口,国内70%锂矿同样依靠进口。随着全球电动化战略目标的实施,预计在2035年后,可供开采的锂、钴、镍资源分别只能支撑当年需求量35年、14年和36年。

       近年来,国内各锂盐加工企业近年来纷纷公布扩产计划,下游市场需求迅速扩大。根据测算的供需平衡表,2021年中国电池级碳酸锂需求将近22万吨,但电池级碳酸锂供给预计将不超过21万吨,会出现约1.2万吨需求缺口。由于各电池级碳酸锂头部生产企业的产线扩建计划将陆续在2022年底实现,2022年中国电池级碳酸锂的供需缺口预计将缩小至约0.5万吨。2023年后,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的飞速增长,电池级碳酸锂的市场需求急速增加,需求缺口不断扩大,该缺口至2025年预计将达24.7万吨,2021-2025年电池级碳酸锂需求缺口累计达41.5万吨。

image.png

数据来源:恺智咨询


恒旭观点

  

电池回收行业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在政策与市场双驱动作用下,由原来小作坊回收模式逐渐迈向正规化,行业即将迎来高速发展,参与企业百花齐放。目前,行业核心壁垒仍是技术,技术层面的回收率、产品质量、加工费等决定企业能否打通整个回收链条,能否融入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完成生死存亡的第一步。随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技术逐渐成熟,产能和成本将成为企业提高市占率的核心竞争力,届时废料资源的重要性将凸显。因此,垂直一体化整合将是未来产业趋势。


image.png

置顶

尊敬的各位投资人、合作伙伴:


在您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下,恒旭资本较设立之初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更好地满足公司业务开展的需要,我们的办公场地将搬迁至上海市浦东新区前滩大道131弄2号前滩四方城N3栋5F(地图链接:https://j.map.baidu.com/b5/x7VK)。

新的办公场地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具备更好的会议、接待、办公条件。本次搬迁有助于恒旭资本与合作伙伴更好的交流、沟通,将进一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办公效率,为持续、快速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月29日新办公场地已正式启用,收件地址切换到新址。考虑临近春节,我们暂不举办迁址仪式,计划在后续合适时间择机邀请您莅临参观、指导。

若您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电话、邮件均保持不变。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期待与您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海上汽恒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4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