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9
纵观国内外形势,产业高端化、绿色化与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重要机遇及挑战。考虑到日本开始产业技术化与人口老龄化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时期,虽与当今的科技水平及世界潮流都有所差异,但无论是在内外环境还是国家政策上,都与我国目前情况有较高相似性。探究日本的产业升级之路与人口结构变化有助于我国借鉴经验,在未来的产业升级过程中注重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并善用国际资源,防止产业空心化,同时也对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做出前瞻性预判,挖掘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新机遇,寻找智能化、两极化消费趋势下的新兴投资机会。
日本产业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
发展历程
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从复苏到高速发展再到低迷的五个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也从以轻工业为主导向重工业过渡,并最终确立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支撑的行业格局。
·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7):日本在美国扶持下,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导;政策倾斜支持基础重工业发展以谋求国际立足。代表性行业有纺织、煤炭、钢铁。
· 高速攀升阶段(1958-1969):该阶段日本确立了“全套型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同时重化工业向加工型重工业过渡,同时加速对外投资,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性行业有钢铁、汽车、家电。
·中高速稳定增长阶段(1970-1979):此时间段日本以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为契机,推进产业技术化并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代表性行业有汽车、机械、半导体。
·泡沫经济形成阶段(1980-1989):该阶段日本主张“科技立国”以配合金融自由化引导产业升级,政府采用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泡沫经济。代表性行业有机械、半导体、电子。
· “失去的三十年”(1990至今):现阶段国际环境变化叠加老龄化促使日本产业转移加速,进一步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代表性行业有机械、电子、动漫。
图1:日本GDP总量及增长率变化(1960-2021)
就GDP而言,日本20世纪7、80年代的GDP增长率、国际国内环境以及产业技术化趋势与我国当前产业升级阶段有较大相似性。
日本社会在70、80年代就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数据显示,在经历战后婴儿潮后,日本于1970年开始老龄化进程,并于1995年步入老龄社会。少子化叠加长寿化使日本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预计2050年将达到38%的峰值。
图2:日本人口结构变迁
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
少子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包括经济增速放缓、产业及市场结构变化、劳动力短缺、财政负担加重和医疗资源紧张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并有形成恶性循环之势。
图3: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具体影响
上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日本消费在战后经历了从大众到高端、又再度回归理性、自然的四个阶段。虽不同阶段表现出的消费偏好各异,但长期看呈现出必需品受经济周期的冲击较小、老龄消费勃兴、消费健康化、消费便捷化、高性价比消费回归、国内本土品牌崛起、个人消费兴起这7大趋势。其中,1974-1990年的个性化、高端化阶段与我国当前消费升级趋势有较大相似性;1991年以后的阶段,则可成为我国未来消费分级趋势的参考。
图4:日本消费变迁四阶段(1960年至今)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日本产业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
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日本政府为推进产业升级、应对老龄化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带来了新的机遇,加速了相关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金融、高新技术(自动化)、医疗健康、房地产、教育及人才服务、省时高效化/懒人经济、地方创生。
图5:日本产业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投资热点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财务省
作为老龄社会到来后中短期趋势的参考,从1995-2000年5年间日本股市的表现来看,医疗健康与先进制造为最具投资吸引力的两大主题。数据显示,在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市整体下跌的背景下,医药、电子器械、信息与通信、服务业、精密仪器等与产业升级及老龄化相关的行业指数仍保持了较高的超额收益。
图6:东京证券交易所1995-2000年行业超额收益及市值
1日元=人民币0.05元。各行业市值由于无法获得2000年数据,故采用现有数据中最早的2013年数值。为方便比较,TOPIX市值设定为图中各行业平均值,非实际市值。
数据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财务省、JPX、SPEEDA
然而,日本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政策失误,导致制造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国内产业空心化,阻碍了经济增长。产生产业空心化的原因具体有:
· 国内需求变化: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使服务业需求上升、制造品需求下降。
·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大潮下国内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丧失,加速了产业向外转移。①自然资源匮乏,能源自给率仅约10%②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不足、用工成本上升③企业税率高(1980年至2020年间所得税税率约40%)。
· 贸易摩擦:日美贸易摩擦使日本国内技术引进发展收到制约,且被迫增加海外直接投资。
· 产业政策失误:198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框架愈发宽泛,培育主导产业的措施也并不充分,产业发展缺乏重点
为应对产业空心化,增强国际竞争力,结合当今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日本政府确立了数字化、新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并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以绿色产业为例,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测算,今后10年,日本社会将投资超150万亿日元于绿色产业,平均每年投资额相当于GDP的3%。就氢能发展的国家规划而言,日本政府于2020年发表了包括氢能产业在内的14个碳中和战略性领域的发展规划和详细路线图,并成立了一支2万亿日元、存续期10年的绿色创新基金,以支持这些领域的发展。
图7:日本氢能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日本经济产业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IEA、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能源综合工学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日本发展历程对我国投资机会的启示
以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为代表
多个行业具有成长空间
以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为例,参照日本的人均消费额变化判断,我国在功能性食品消费方面仍有较大成长空间。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老龄化比例为14.2%,经计算人均功能性食品消费为213元/年;比较来看,日本1995年老龄化比例已达14.6%,该比例于2007年上升至21.5%,该时间段人均功能性食品消费额也从1,048日元/年上升至6,798日元/年,CAGR达20.6%。
尽管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过去十年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速,但不同品类在规模与增速上存在较大差异。目前该行业未出现龙头企业,竞争空间较大。结合综合规模和增速两个因素来看,维生素及膳食补充剂为具有较大潜力的品类。
图9: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
中日关系现状及展望
目前,由于中日对东亚领导地位的争夺及日本对美国的附庸地位决定了中日关系的不稳定性。面对当下中国的迅速崛起,加之日本欲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中日间政治风险亦在增加。2022年12月,日本政府通过新安保战略,提出日本将强化军事能力,在未来5年大幅增加军事开支,同时将中国定位为“迄今最大战略挑战”。同时,日本对我国存在供给及需求的双重依赖,尤其出口,因此短期内无法轻易与中国脱钩。
图10:日本对华出口依存度
资料来源:日本财务省、JETRO
未来,无论是加紧推动对日本和平宪法的修改,还是各种强硬表示,岸田政府对华态度虽不时左右摇摆,但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动荡加剧的可能性以及俄乌战争长期化的风险,日本欲趁此机会削弱中国力量并加强自身国际影响力的动力不断强化,中日关系未来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在日本尚未找到摆脱对华依赖的解决之道之前,日本或不会轻易选择与中国脱钩。尤其两国相似的产业战略(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半导体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及绿色产业)带来潜在合作机会。在审慎评估政治风险后探索保持合作的机会,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日两国企业相互交流的主要态势。
恒旭观点
我国于2021年步入老龄社会,这对我国今后劳动力、市场潜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形成了挑战。制造业的技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将是未来我国重要的战略方向。上文分析表明,日本从70年代开始的产业技术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当今中国无论是内外环境还是国家政策,都有较高相似性。借鉴日本的产业技术化战略经验,我国推动产业升级时,可通过加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合理引导传统制造业向东北及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发挥各地可再生能源优势等,实现产业的稳定、均衡发展。作为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在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时的经验对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亦具参考价值,有助于我国发展更先进的老龄化解决方案。对投资而言,在重视以医疗养老为代表的银发产业的同时,也可关注科技接受度高、个性化需求强烈且注重品质的年轻一代消费者带来的机遇,并跟踪经济放缓带来的消费两极化趋势的发展,寻找多元的投资机会。
上一篇: 机器人系列研究一之谐波减速器
下一篇:车路协同行业研究及市场展望
尊敬的各位投资人、合作伙伴:
在您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下,恒旭资本较设立之初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更好地满足公司业务开展的需要,我们的办公场地将搬迁至上海市浦东新区前滩大道131弄2号前滩四方城N3栋5F(地图链接:https://j.map.baidu.com/b5/x7VK)。
新的办公场地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具备更好的会议、接待、办公条件。本次搬迁有助于恒旭资本与合作伙伴更好的交流、沟通,将进一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办公效率,为持续、快速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月29日新办公场地已正式启用,收件地址切换到新址。考虑临近春节,我们暂不举办迁址仪式,计划在后续合适时间择机邀请您莅临参观、指导。
若您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电话、邮件均保持不变。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期待与您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海上汽恒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4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