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行业研究

2024-10-31


低空经济基本概念


低空经济是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垂直起降型飞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业态。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


低空经济主要聚焦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中文译为“电动垂直升降”,即采用电能驱动方式并且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飞行器。相较于传统直升机、无人机等,eVTOL具有起飞无需跑道、高安全性、低噪音、零排放、易维护、规模运营化后低成本等优势。eVTOL有望打破传统交通运输工具的市场边界,成为高铁、地铁、长途巴士、出租车、私家车的重要补充和替代,甚至有机会成为未来的交通出行和运输的主流方式之一,并运用于城市短距离空中旅客与货物运输、医疗救援、军事等领域。

图1:国家空域基础分类示意图image.png

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网,恒旭资本整理


eVTOL分类


eVTOL的技术路线可分为多旋翼、升力和巡航复合(复合翼)和矢量推力(倾转旋翼)3种。目前eVTOL尚处于研发阶段,并不存在占全面优势的技术构型。具体技术方案选择应考虑应用场景。image.png


从性能上看:多旋翼型不适用于长航程、航时的任务,飞行速度较慢、阻力较大,通常载重也较小(一般在600kg左右,仅有1-2座)。而对于大载重、长航程任务,复合翼及倾转旋翼在速度、航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般可以做到2000kg,容纳4-5座)。

 

从设计难度上看:倾转旋翼>复合翼>多旋翼。目前推出申请适航的案例较多使用倾转旋翼构型和复合翼构型,较容易实现商业化。


eVTOL主要优势



image.png


eVTOL在中短途城际交通领域优势显著。eVTOL将对汽车、地铁等交通方式在市内20-50km场景形成替代;对50-400km左右,特别是100-300km范围内的城际交通场景,对大巴、汽车、高铁、飞机等形成替代。

图2:不同交通工具耗时对比image.png


数据来源:保时捷管理咨询,恒旭资本整理


中短程高效出行需求催生百亿级蓝海市场


eVTOL的高效性驱动其将对汽车、地铁等传统交通方式形成替代效应。与汽车、高铁等传统出行方式相比,eVTOL在特定距离内具有高效便捷、低噪音、低碳排放、舒适私密等优点,与直升机等传统飞行器相比成本优势显著。同时,得益于轻量化、模块化和分布式电驱动架构等产品优势,eVTOL运营维护成本和复杂度较直升机相比大幅降低。随着eVTOL大规模量产,预计票价将继续下探,并最终趋同普及型交通工具。


预计至2030年,全球eVTOL 直接销售市场规模有望超两千亿元人民币。参考保时捷管理咨询,中性预期下,仅测算直接销售 eVTOL市场,2030年国内eVTOL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全球市场规模达到两千亿元。考虑间接带动的其他产业链,eVTOL潜在市场空间大。

图3:中国eVTOL市场规模预测image.png


数据来源:保时捷管理咨询,恒旭资本整理


监管改革落地适航取证有望加速


低空经济专管司局的设立已经获得批复,目前正在筹备当中。相关人士称,成立专管单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可以更好协同各个环节的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eVTOL商用化运营关键在于适航取证,为了确保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在投入使用前具备“适航”状态,需要开展适航审定活动,适航审定三阶段包括:型号合格审定(TC)、生产许可审定(PC)和适航合格审定(AC)。


eVTOL发展受益于国产产业链基础


eVTOL的研发设计和测试涉及空气动力学、机构力学、材料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囊括理论计算、仿真实验、台架实验、静力实验等复杂实验过程。eVTOL技术系统包括:飞控系统、导航系统、通讯系统、动力系统、电池、机体。这些系统本身均有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eVTOL可以直接借助这些丰富的基础。d97a0031bc9486a32b940b93ace345c0.png


恒旭投资观点


eVTOL短期受到整机厂商融资驱动,中期受到适航取证以及监管政策影响,商业化是长周期研发赛道,需要长期融资和研发投入。


eVTOL行业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供应链,具备先天优势。优先关注制造端共性需求量大、高壁垒、高价值量、低国产化率、多产业融合等优质标的。


上游建议优先关注高壁垒且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产业趋势放量环节,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级电池和高端传感器。中游关注高价值量与高壁垒环节,包括核心子系统、能源系统、动力系统、飞控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等。


下游预计仅头部企业能够存活,重点关注一二梯队整机厂商。重点关注优势航空产业链与汽车链融合标的,关注率先布局整机业务、进度领先的eVTOL主机厂企业。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关于恒旭资本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恒旭资本(中基协备案号:P1070270)于2019年成立。作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600104.SH)金融平台上海汽车集团金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金控”)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依托上汽集团整体产业优势和上汽金控高效协同赋能,恒旭资本努力为上汽集团创新产业链的发展和出行生态圈的完善做出贡献。恒旭资本股权投资板块致力于布局绿色出行、出行生态、健康生态战略新兴产业,另类投资板块重点关注光伏和储能领域的优质资产。公司愿景是让投资人获得良好收益的同时,实现环境、社会、治理(“ESG”)协同发展,并致力于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产业资本和受人信赖的一流投资机构。


恒旭资本累计管理规模已超过400亿元,投资人包括产业龙头、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市场机构等。核心团队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在项目管理、基金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主导了宁德时代、地平线、捷氢科技、通行宝、清陶能源、芯旺微、亚虹医药、帅克宠物等数十个优质企业投资,陪伴企业成长为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


置顶

尊敬的各位投资人、合作伙伴:


在您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下,恒旭资本较设立之初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更好地满足公司业务开展的需要,我们的办公场地将搬迁至上海市浦东新区前滩大道131弄2号前滩四方城N3栋5F(地图链接:https://j.map.baidu.com/b5/x7VK)。

新的办公场地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具备更好的会议、接待、办公条件。本次搬迁有助于恒旭资本与合作伙伴更好的交流、沟通,将进一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办公效率,为持续、快速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月29日新办公场地已正式启用,收件地址切换到新址。考虑临近春节,我们暂不举办迁址仪式,计划在后续合适时间择机邀请您莅临参观、指导。

若您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电话、邮件均保持不变。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期待与您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海上汽恒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4年1月29日